詳袞
成語(Idiom):詳袞(xiáng gǔn)
發(fā)音(Pronunciation):xiáng gǔ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詳細、周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事物描述得非常詳盡、周到,沒有遺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描述、敘述或計劃等需要詳細、周全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戰(zhàn)國策·魏策四》記載了一個故事。魏國的大臣公孫衍有一次上奏國君說:“臣聽說,周朝的賢臣周公能夠?qū)⒁恢慌5墓穷^分成九塊,每塊都能推算出整只牛的形狀。”于是國君很驚訝,讓公孫衍去請周公來。公孫衍去見周公后,周公說:“這是一種夸大其詞的說法,我只是能夠通過一塊骨頭推算出整只牛的形狀而已。”公孫衍回去后,對國君說:“周公只是能夠通過一塊骨頭推算出整只牛的形狀而已,并不能像傳聞中那樣詳袞。”從此,人們用“詳袞”來形容事情描述得十分詳細、周到。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這個計劃做了詳袞的分析,確保沒有任何遺漏。
2. 這份報告非常詳袞,列舉了所有的細節(jié)和數(shù)據(jù)。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詳袞”分解為兩個部分,“詳”意為詳細,“袞”意為周到。你可以想象一個人在仔細地觀察和思考,做出周全的決策,從而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詳盡無遺”、“詳實無疑”等,以擴大詞匯量和語言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要求我們寫作文時,要詳袞地描述自己的感受和經(jīng)歷。
2. 初中生(13-15歲):為了寫好報告,我們需要詳袞地收集和整理資料。
3. 高中生(16-18歲):在寫論文時,要對相關(guān)研究進行詳袞的分析和評價。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在進行研究時,要進行詳袞的實驗設(shè)計和數(shù)據(j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