圯上老人
成語(Idiom):圯上老人
發音(Pronunciation):yì shàng lǎo r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年老有智慧、經驗豐富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圯上,指橋墩上的臺階;老人,指年老的人。形容年邁的人登上橋墩上的臺階,表示他們經歷豐富,智慧超群。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贊美年長者的智慧和經驗,也可用來形容某人在某個領域有很高的造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寓言故事。相傳,唐代詩人王之渙在一次游覽中,看到一個年老的農民站在橋墩上,他問農民為什么要站在橋墩上,農民回答:“站在橋墩上,可以遠遠地看見河流的全貌,也可以看到橋下行人的穿行。”王之渙聽后,深受啟發,寫下了《登鸛雀樓》一詩,其中有句“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后來,人們用“圯上老人”這個成語來形容有智慧和經驗的年長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圯上老人)+ 謂語(具有智慧和經驗)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老教授是個圯上老人,他的經驗可以為我們指引方向。
2. 我們應該尊重圯上老人的意見,他們的智慧是我們學習的寶貴財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圯上老人”想象成一個年老的人站在橋墩上,展望著河流的全貌,象征著他們的智慧和經驗。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關于中國古代智者的故事和名言,進一步了解和學習圯上老人的智慧和經驗。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和我的爺爺一起玩耍,因為他是一個圯上老人,經常給我講很多有趣的故事。
2. 初中生:我們班上有一位圯上老人,他是學校的退休教師,經驗豐富,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都給予了很多指導。
3. 高中生:我希望能成為一個圯上老人,擁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在未來的工作中能夠有所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