雋武
成語(Idiom):雋武
發音(Pronunciation):jùn w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文采高雅、武藝精湛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雋武是由“雋”和“武”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雋”指文采高雅、聰明才智,而“武”指武藝高強、勇猛無敵。雋武形容一個人既有文學才華,又有武術技藝,兼具文武雙全的特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雋武常用于贊美有才華、有能力的人,尤其是那些在文學和武術領域都有出色表現的人。可以用來形容作家、詩人、演員、武術家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記載了一個故事,故事中的楚國大夫子貢在游說齊國時,以其深厚的學問和嫻熟的武藝,給齊國的君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子貢被稱為“雋武”,意味著他既有文采,又有武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雋武的詩人,他的詩歌既有文采,又有力量。
2. 這位演員不僅演技高超,武術功夫也很了得,真是雋武之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雋武”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手持文戟,一邊揮舞著武器,一邊吟誦著優美的詩歌,展示出文采和武藝的雙重魅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文學和武術相關的詞語和知識,了解更多有關文武雙全的人物和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我們班的雋武之才,不僅寫得好作文,還會跆拳道。
2. 初中生:這位武術家不僅擁有高超的武藝,還擅長寫詩,真是一位雋武之人。
3. 高中生:他是一位雋武的文學家,他的作品充滿了力量和智慧。
4. 大學生:這位學者不僅在學術界有很高的造詣,還精通武術,被稱為雋武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