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掂斤抹兩
發音(Pronunciation):diān jīn mǒ liǎ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辦事非常小心謹慎,追求完美,不敢馬虎草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掂斤抹兩是一個由四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掂斤”意為稱量斤兩,比喻對事物的輕重緩急進行仔細衡量;“抹兩”意為用秤稱量兩,比喻對事物的輕重進行仔細衡量。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人們在辦事時非常小心謹慎,追求完美,不敢馬虎草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掂斤抹兩常常用于形容人們辦事認真細致,注重細節的情況。在工作場合中,如果有人辦事非常仔細、不敢馬虎,可以用掂斤抹兩來形容他。此外,這個成語也可以用于形容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做事非常認真,追求完美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郭璞傳》中有一則故事,說的是晉朝時郭璞被派往東吳任職。一天,郭璞在東吳宴請了一些朋友,他特意準備了一桌豐盛的菜肴,但是他在菜肴上灑了一些脂油。他的朋友們看到后,紛紛表示不滿,認為郭璞這樣做太不得體了。郭璞聽后,非常后悔自己的不小心,于是他決定以后再也不敢馬虎了,要像掂斤抹兩一樣,對待每一件事情都非常小心謹慎。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掂斤抹兩的結構為“動詞+名詞+動詞+數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總是掂斤抹兩,從不馬虎草率。
2. 她的性格使她在做事時總是掂斤抹兩,追求完美。
3. 這個項目非常重要,我們必須掂斤抹兩,確保每一個細節都沒有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掂斤抹兩這個成語與稱量物品的動作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拿著秤稱量物品時非常小心翼翼,以確保準確無誤。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謹慎、小心等相關的成語,比如“小心翼翼”、“謹小慎微”等,以豐富你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畫畫的時候總是掂斤抹兩,不敢馬虎。
2. 初中生:考試前,我會掂斤抹兩地檢查自己的答案,以確保沒有錯漏。
3. 高中生:寫作文的時候,我會掂斤抹兩地選擇詞語,以表達自己的意思。
4. 大學生:在進行科研實驗時,我們必須掂斤抹兩,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