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泥
成語(Idiom):濫泥
發音(Pronunciation):làn n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行低劣、品質惡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濫泥是由動詞“濫”和名詞“泥”組成的成語。其中,“濫”指言行放肆、不加節制,“泥”指污泥、泥沼。濫泥形容人的品質低劣、言行惡劣,缺乏道德修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濫泥常用于貶義場合,用以形容人的行為不端、品質惡劣。可以用于形容那些違法亂紀、不顧道德規范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王恭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說的是晉朝時期,有一位叫王恭的官員貪污受賄,品行敗壞。他的朋友曹憲勸他改正,但王恭不聽勸告。曹憲于是寫了一篇文章,用濫泥比喻王恭的品行,希望他能悔過自新。這個故事成為了濫泥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濫泥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行為舉止如此濫泥,讓人無法接受。
2. 這個公司的管理層濫泥的行為讓整個企業聲譽受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濫泥這個成語與污泥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陷入了滿是污泥的泥沼中,無法自拔。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其他與品質、道德修養相關的成語,如“品行端正”、“道德敗壞”等。這樣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他們班上有一個同學整天搗亂,老師說他是個濫泥。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學校的學生中,有一些人玩弄手機,玩游戲,曠課,是濫泥的代表。
3. 高中生(16-18歲):一些學生為了考試作弊,不擇手段,這種濫泥的行為是不可原諒的。
4. 大學生(19歲及以上):在職場上,有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甚至誣告同事,這種濫泥的行為是不能容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