掇皮
成語(Idiom):掇皮
發音(Pronunciation):duō p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拔取動物的皮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掇皮是指拔取動物的皮毛,特別是指拔取毛皮。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剝奪他人的財產或權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貶義,形容搶奪、掠奪、剝奪他人財產或權益的行為。可以用來描述侵犯他人利益、剝奪他人權益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戰國策·齊策四》記載了一個關于掇皮的故事。故事中,齊國有一位名叫秦武子的人,他非常喜歡獵殺動物,特別是獵取動物的皮毛。秦武子一次在狩獵中殺死了很多動物,他將動物的皮毛全部剝下,然后將它們堆積在一起。當別人看到這一幕時,就用掇皮來形容他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掇皮地剝奪他人的財產。
2. 這個公司被掇皮了很多次,損失慘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掇”字和“皮”字分別與拔取和動物的皮毛聯系起來進行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掠奪、剝奪等,以擴大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掇皮地把同學的鉛筆盒拿走了。
2. 初中生:這個小偷掇皮地偷走了鄰居家的電動車。
3. 高中生:這個公司老板掇皮地剝奪了員工的福利。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