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沽
基本解釋
猶功苦。謂器物飲食之精粗美惡。《周禮·天官·酒正》“以式灋授酒材” 漢 鄭玄 注:“作酒既有米麴之數,又有功沽之巧。” 孫詒讓 正義:“《國語·齊語》云‘辨其功苦’,《管子·小匡篇》及《荀子·王制篇》亦并有‘功苦’之語,苦與沽亦聲類同。蓋凡器物飲食之精者,并謂之功;粗者,并謂之沽。”
成語(Idiom):功沽 (gōng gū)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g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做事不力,只顧自己的私利,不顧大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功沽是一個由“功”和“沽”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功”指功勞、成績,“沽”指沽名釣譽、貪圖名利。合起來表示人只顧自己的私利,不顧大局,不顧他人的努力和付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批評那些只追求個人利益而不顧團隊或社會大局的人。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只看重個人名利,而忽視了團隊合作和共同進步。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楊秉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故事中有一個叫楊秉的人,他在朝廷中有較高的地位,但他只顧自己的私利,不顧國家和百姓的利益。后來,他因為功沽的行為而被罷官,成為了一個被人唾棄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只顧自己的利益,從不考慮其他人,真是個功沽之人。
2. 這個公司的老板只關心自己的利益,不顧員工的付出,簡直是個功沽之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功沽”這個成語與一個自私的人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只顧自己的私利,而不顧他人的努力和付出。可以通過多次重復和使用該成語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個人利益相對立的成語,如“利欲熏心”、“憂國憂民”等,以進一步豐富對人際關系和社會責任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只顧自己的玩具,不愿意和別人分享,真是個功沽之人。
2. 初中生:他只追求自己的成績,不愿意幫助其他同學,簡直是個功沽之徒。
3. 高中生:他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家人的努力和付出,真是個功沽之輩。
4. 大學生:他只顧自己的前途發展,不顧社會的需要和責任,簡直是個功沽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