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衣吏
成語(Idiom):繡衣吏
發音(Pronunciation):xiù yī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衣著華麗、裝束整齊的官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繡衣吏是指穿著華麗的官吏,形容官員的衣著光鮮亮麗,裝束整齊,形象高貴。這個成語多用來形容官員的外表形象,暗示官員應該注重儀表和形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政府官員、領導干部或其他有權力地位的人,也可以用于形容人們對于官員衣著光鮮的形象的評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繡衣吏這個成語來源于《漢書·郡國志》,原文是:“繡衣吏,言吏人衣著華麗者。”這個成語最早是用來形容漢朝時期官員的裝束整齊、衣著華麗。后來,這個成語逐漸演變為形容官員的外表形象,成為一個常用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為“繡衣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繡衣吏,總是穿著光鮮亮麗的衣服出現在公眾場合。
2. 這位官員雖然是個繡衣吏,但他的實際能力卻不容小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繡衣吏”與官員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穿著華麗、衣著整齊的官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歷史書籍或了解古代官員的裝束來深入了解繡衣吏的文化背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爸爸是一名繡衣吏,他每天都穿著漂亮的制服去上班。
2. 初中生(13-15歲):那位市長是個繡衣吏,他的形象總是給人很好的印象。
3. 高中生(16-18歲):政府官員應該注重自己的形象,不能只是一個繡衣吏而缺乏實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