韙德
成語(Idiom):韙德(wěi dé)
發音(Pronunciation):wěi d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行舉止端正正直,符合道德規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韙德是由“韙”和“德”兩個字組成的成語。“韙”意為端正,規矩,正直,“德”意為道德。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的言行舉止非常端正,符合道德規范,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韙德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行為規范,言行一致。可以用來贊美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和品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韙德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孟子·公孫丑上》。故事中,孟子的學生公孫丑問孟子:“人之為人也,韙與?”孟子回答說:“韙者,敬事父母也,友愛兄弟也,敬事君也,慈愛民也。這些都是人之為人的道德規范。”從此,人們開始用“韙德”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符合道德規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部分是“韙德”,其中“韙”為形容詞,表示端正、規矩,修飾“德”這個名詞,表示道德。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保持著韙德的品質,受到了大家的尊敬。
2. 這位老師教書育人,注重培養學生的韙德意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可以將“韙德”聯想成“偉德”,表示一個人的品德偉大,道德高尚。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有關中國傳統文化和道德觀念的內容,深入學習《孟子》等經典著作,以加深對“韙德”這個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很有韙德的同學,總是幫助別人。
2. 初中生:作為班長,她一直以韙德示范著大家。
3. 高中生:他的韙德品質使他成為了學校的楷模。
4. 大學生:作為學生干部,她一直以韙德為標準要求自己。
5. 成年人:他的韙德使他在職場上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