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脯
成語(Idiom):漏脯
發音(Pronunciation):lòu p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機會、機密等泄露出去,不再保密或不再有效。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漏脯是一個比喻性的成語,由“漏”和“脯”兩個字組成。漏指泄露、透露,脯指肉干、肉醬等食物。漏脯的意思是比喻機會、機密等被泄露出去,不再保密或不再有效。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漏脯通常用于形容機會或秘密被泄露后的無奈與遺憾之情。可以用來形容在商業談判中泄露商業機密、在考試中泄露答案、在競爭中泄露戰略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漏脯的故事起源于《左傳·襄公二十九年》。故事中,齊國的大夫蹇叔在晉國擔任外交使節期間,泄露了齊國的機密情報。當他回到齊國后,齊國的君主不再信任他,并且責備他泄露了齊國的機密,使齊國失去了重要的機會。從此以后,漏脯成為了形容泄露機密的比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漏脯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固定的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不小心泄露了公司的商業機密,真是個漏脯之人。
2. 這個消息已經漏脯了,不再保密了。
3. 考試前,有人故意漏脯,導致考試不公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漏脯的意思與食物的漏出來相連想象,比如想象一塊肉干被切開,里面的肉醬漏了出來,代表機會或秘密被泄露。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機會、秘密相關的成語,如泄漏秘密、機會難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不小心告訴了小紅我們的游戲計劃,真是個漏脯之人。
2. 小學生:我不小心說出了考試的答案,老師說我漏脯了。
3. 初中生:他在比賽前泄露了我們的戰術,導致我們輸掉了比賽,真是個漏脯之人。
4. 高中生:他泄露了公司的商業機密,被解雇了,成了一個漏脯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