襯里
成語(Idiom):襯里(chèn lǐ)
發音(Pronunciation):chèn l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外部或表面上給予某人或某事物以幫助或支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襯里”源自中國古代的織布工藝。在織布過程中,為了增強織品的質地和美觀,常常在里面加入一層輔助材料,稱為“襯里”。這層襯里可以起到保暖、增加厚度和增強織品的結構穩定性等作用。因此,“襯里”這個成語引申為在外部或表面上給予某人或某事物以幫助或支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物在外部或表面上得到了他人的支持、幫助或保護。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外部形象或表現得到了加強或改善。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記載,成語“襯里”最早出現在唐代的《開元天寶遺事》中。當時,唐玄宗賜給大臣張柬之一幅畫作,但畫上有一處瑕疵。張柬之為了修飾這個瑕疵,特意在畫的表面加上了一層襯里,使整幅畫看起來更加完美。后來,人們就用“襯里”來比喻在外部或表面上給予某人或某事物以幫助或支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固定的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關鍵時刻,他的朋友充當了他的“襯里”,幫助他度過了難關。
2. 這個公司的形象設計很好,襯里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
3. 她的成功離不開家人的支持,他們在她的背后始終是她的“襯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襯里”想象成一層加在外面的輔助材料,給予某人或某事物支持或幫助的形象,以此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襯里”相關的成語,如“襯托”、“襯衫”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是我們學習的“襯里”,給予我們知識的支持。
2. 初中生(13-15歲):家長是我們成長的“襯里”,給予我們生活上的幫助和指導。
3. 高中生(16-18歲):朋友是我們青春時期的“襯里”,在我們遇到困難時給予我們支持和鼓勵。
4. 大學生(19-22歲):導師是我們學術道路上的“襯里”,幫助我們成長為優秀的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