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秋毫見捐
發(fā)音(Pronunciation):qiū háo jiàn j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對微小的物品或財富都能義無反顧地捐獻出來,表達了一個人心胸寬廣,慷慨大方的品質(zh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秋毫,指秋天鳥獸身上的細毛;見,看到;捐,捐贈。秋毫見捐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對于任何數(shù)量的財物都能義無反顧地捐獻出來,表達了一個人心胸寬廣,慷慨大方的品質(zhì)。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秋毫見捐常用于描述一個人對于捐獻、奉獻等行為毫不猶豫,絲毫不計較個人得失,表現(xiàn)出慷慨大方的精神風貌。可以用于贊美慷慨解囊的人,也可以用于形容捐贈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秋毫見捐這個成語出自《史記·陳涉世家》。故事中,陳涉起義前夕,他的朋友孫冶就勸陳涉將家中所有財物捐獻給起義軍。陳涉毫不猶豫地答應(yīng)了孫冶的請求,將自己的所有財物都捐獻出來支持起義事業(yè)。這個故事表達了陳涉慷慨大方、心胸寬廣的品質(zhì),因此成為了秋毫見捐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jié)構(gòu),秋毫為主語,見捐為謂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于慈善事業(yè)秋毫見捐,每年都會捐出大量的財物。
2. 在她眼中,金錢只是一種工具,她對于捐贈秋毫見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秋天的細毛和捐贈聯(lián)系起來,想象一個人的心胸寬廣如秋天的細毛一樣,能夠毫不猶豫地捐贈。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與慷慨捐贈相關(guān)的成語,如慷慨解囊、傾囊相助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是一個很好的朋友,每次我需要幫助的時候,他總是秋毫見捐。
初中生:我們班級組織了一次慈善活動,大家都秋毫見捐,為貧困地區(qū)的孩子們捐贈了很多物品。
高中生:社會公益活動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我們應(yīng)該秋毫見捐,共同為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