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惻
成語(Idiom):凄惻(qī cè)
發音(Pronunciation):qī c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悲傷凄涼,哀怨深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凄惻是由兩個形容詞組成的成語,凄意指悲傷、凄涼,惻意指哀怨、深沉。凄惻形容極度悲傷、凄涼,并且帶有深沉的哀怨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凄惻常用于文學作品或口語中,用以形容悲傷、凄涼的情感,通常指人們在面對離別、失去親人、經歷悲痛的時候所感受到的深切哀怨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凄惻最早見于《詩經·秦風·無衣》:“凄惻百慮,心如切焉。”意為憂慮萬分,心情痛苦。這句詩描繪了作者在困苦中的悲傷和哀怨之情,后來被用作成語,成為形容悲痛、凄涼的詞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凄惻是由兩個形容詞構成的成語,形容詞之間沒有明顯的邏輯關系,但共同表達了悲傷、凄涼、哀怨的情感。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離去讓我感到凄惻無比。
2.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凄惻之情。
3. 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凄惻的憂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凄惻的發音與“奇策”進行聯想,想象一個人在面對困境時感到悲傷、凄涼、哀怨,需要想出一種奇特的策略來解決問題。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凄惻相關的詞語和成語,如凄楚、惻隱之心、凄涼等,以豐富詞匯量并加深對情感描述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聽到那只小鳥凄惻的叫聲,覺得它一定很傷心。
2. 初中生(13-15歲):小說中的主人公經歷了一場凄惻的失戀,讓人心痛不已。
3. 高中生(16-18歲):這幅畫通過色彩和構圖表達出一種凄惻的氛圍,讓人感到深深的悲傷。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那個電影講述了一段凄惻的家庭故事,觸動了觀眾內心深處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