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期
基本解釋
(1).心中相許。 晉 陶潛 《酬丁柴桑》詩:“實欣心期,方從我游。” 唐 王勃 《山亭興序》:“百年奇表,開壯志於高明;千里心期,得神交於下走。”
(2).引申為相思。 宋 晏幾道 《采桑子》詞:“心期昨夜尋思徧,猶負殷勤,齊斗堆金,難買丹誠一寸真。” 明 陸采 《懷香記·赴約驚回》:“悲命,今宵良會未成,還要把心期再整。”
(3).深交。 南朝 梁 任昉 《贈郭桐廬出溪口見候》詩:“客心幸自弭,中道遇心期。”《南史·向柳傳》:“我與 士遜 心期久矣,豈可一旦以勢利處之。”
(4).期望。《南齊書·豫章王嶷傳》:“居今之地,非心期所及。” 唐 袁郊 《甘澤謠·紅線》:“憂往喜還,頓忘於行役;感知酬德,聊副於心期。” 明 唐寅 《題畫》詩:“心期此日來游賞,載酒攜琴過野橋。” 高旭 《癸丑元旦》詩:“新朝甲子舊神州,老子心期算略酬。”
(5).心愿,心意。 唐 羅隱 《讒言·越婦言》:“通達后,以匡國致君為己任,以安民濟物為心期。” 宋 陸淞 《瑞鶴仙》詞:“待歸來先指花梢教看,卻把心期細問。” 清 納蘭性德 《浪淘沙》詞:“回首碧云西,多少心期;短長亭外短長堤。” 梁遇春 《“失掉了悲哀”的悲哀》:“許多的志愿,無數的心期,全在這幾年里銷磨盡了。”
(6).胸懷。 唐 錢起 《送沉仲》詩:“心期邈霄漢,詞律響瓊琚。” 宋 文天祥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心期耿耿浮云上,身事悠悠落日西。” 宋 亦英 《沁園春·悼念周恩來同志》詞:“世頌殊勛,人夸大度,美德高風孰比擬?公永在,有照人肝膽,日月心期。”
(7).情緒,心境。 明 湯顯祖 《牡丹亭·診祟》:“又不是困人天氣,中酒心期,魆魆地常如醉。” 余疚儂 《步石予先生送行原韻》:“身世最憐趨俗慣,心期最恨有家牽。”
英文翻譯
1.heart stage (指胎)
成語(Idiom):心期 (xīn qī)
發音(Pronunciation):xīn q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心愿、志向。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心期指的是內心的愿望和志向。它強調一個人內心深處的期望和追求,通常與個人的理想、目標、抱負等相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心期常用于描述一個人的追求、理想或抱負。它可以用來鼓勵自己或他人追求夢想,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有堅定的意志和追求。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心期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不太明確,但它在古代文學作品中經常出現。這個成語的意義和用法也與中國古代文化中對個人追求和理想的重視有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心期由兩個漢字組成,心和期。心表示內心、情感,期表示期望、志向。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懷揣著心期,努力奮斗,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2. 她的心期是成為一名優秀的音樂家,為此她付出了很多努力。
3. 他的心期是為社會做出貢獻,他選擇了加入一家公益機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心期理解為“心中的期望”。可以通過將心期與個人的夢想和追求聯系起來,幫助記憶和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文化中對個人追求和理想的重視的內容,可以深入學習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和哲學思想。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我心期長大后成為一名醫生,幫助別人治病。
2. 小學生:我的心期是成為一名科學家,為人類做出重要的發現。
3. 初中生:我有一個心期,希望將來能夠創辦自己的公司。
4. 高中生:我的心期是考上一所名牌大學,追求更高的學術成就。
5. 大學生:我心中有一個追求,希望將來能夠為社會做出重要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