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yǐ yē fèi cān ㄧˇ ㄧㄜ ㄈㄟˋ ㄘㄢ以噎廢飡(以噎廢飡)
由于吃飯打噎,便不敢再進食。比喻因偶然受到挫折,就停止應做的事情。《南史·賀琛傳》:“卿又云‘百司莫不奏事,詭競求進’。今不許外人呈事,於義可否?以噎廢飡,此之謂也。”參見“ 因噎廢食 ”。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以噎廢飡
成語(Idiom):以噎廢飡 (yǐ yē fèi fān)
發音(Pronunciation):yǐ yē fèi f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因為害怕噎到而不吃飯,比喻因小失大,因小節省而得不償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以噎廢飡是一個四字成語,由“以”、“噎”、“廢”、“飡”四個漢字組成。其中,“以”表示依據、以...為基礎;“噎”指噎到,即被食物卡住;“廢”表示放棄、不再進行;“飡”指飯食。整個成語的意思是因為害怕噎到而不吃飯,比喻因小失大,因小節省而得不償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以噎廢飡常用于警示人們不能因為小事而放棄大事,不能因為小利而得不償失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那些過于顧慮風險而不敢行動,或者過于追求小利益而忽視了大局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戰國時期,齊國將領田忌與趙國將領孫臏進行馬賽。田忌的馬實力較弱,孫臏的馬實力較強。田忌在比賽前,根據馬匹的實力進行了精心的計算和安排,最終成功地戰勝了孫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時候我們需要以整體的利益為出發點,不能只看眼前的小利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以 + 噎 + 廢 + 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太過于顧慮風險,以噎廢飡,錯失了一個很好的機會。
2. 不要為了追求小利益而忽視了大局,否則就是以噎廢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的意思和故事起源聯系起來,想象田忌在馬賽中的計算和安排,以及最終的勝利,來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舍本逐末”、“貪小失大”等,來進一步理解以噎廢飡的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不想吃這個菜,怕噎到,但老師告訴我不能以噎廢飡,要吃飯才能長大。
2. 初中生(13-15歲):有些同學為了追求短暫的游戲樂趣,卻以噎廢飡,耽誤了學習。
3. 高中生(16-18歲):有些同學過于顧慮風險,不敢嘗試新的事物,實際上是以噎廢飡。
4. 大學生及成年人:在職場上,有些人過于追求小利益,卻忽視了整體利益,這是以噎廢飡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