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脾
基本解釋
含有大量礦物質的咸水蒸發后凝結成的石狀物質。 晉 王羲之 《雜帖五》:“石脾入水即乾,出水便濕。”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石五·石脾》:“石脾乃生成者…… 峨嵋山 多有之。”
成語(Idiom):石脾(shí pí)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p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性格堅強果斷,意志堅定,不易動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石脾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石”和“脾”兩個字組成。石,指堅硬的石頭;脾,指人體內的脾臟。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比喻人的性格堅強,像石頭一樣不易動搖。形容人意志堅定,不怕困難,不容易被外界的影響所左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石脾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面對困難或挑戰的時候,能夠堅定不移地堅持自己的信念和目標,不被外界的干擾所動搖。可以用在贊美一個人的性格堅強、意志堅定的情況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石脾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淮南子·人間訓》。相傳,古代有一個名叫王貴的人,他的脾臟非常堅硬,被人們稱為“石脾”。他身上發生過許多奇跡般的事情,比如被刀劍刺中也不受傷,被石頭砸中也不疼痛。由此,人們將他的名字和他的堅強性格聯系在一起,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面對困難時總是能夠表現出石脾般的堅強。
2. 她的石脾讓她在困境中保持了樂觀的態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石脾”與堅硬的石頭聯系在一起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想象一個人有著堅硬的脾臟,意味著他的性格堅強、意志堅定。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堅強、意志力相關的成語,如“堅韌不拔”、“堅定不移”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一塊石脾一樣,勇敢面對困難。
2. 初中生:他的石脾讓他在比賽中不怕失敗,勇往直前。
3. 高中生:面對挑戰,我們應該擁有一顆石脾,堅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