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真
基本解釋
(1).三真經。 唐 陸龜蒙 《送延陵張宰》詩:“默禱三真后,高吟十字還。” 前蜀 杜光庭 《親隨司空為大王醮葛仙化詞》:“九井之光靈自顯,三真之肸蠁常存。”
(2).指 宋 朝的 富弼 、 韓琦 、 歐陽修 、 張康節 。真,謂名副其實。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一:“ 張康節 為御史中丞,論宰執不已……當時有三真之語,謂 富 韓 二公為真宰相, 歐公 為真內翰,而 康節 為真御史也。”
成語(Idiom):三真(sān zhēn)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zh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行真實可靠,為人誠實守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真是由“三”和“真”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表示一個人的言行要真實可靠,為人誠實守信。它強調了人們應該做到言行一致,言而有信,做事實事求是,講究誠信的道德品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三真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一個人的品德和信用。在社交場合中,可以用來贊揚那些言行真實可靠,誠實守信的人。也可以用來提醒他人要堅持誠實守信的原則,遵守道德規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了“三真”這個成語的故事。故事中,齊國大夫賈生因為在齊國內外都有聲望,被秦國招募為客卿。賈生接受了秦國的招募,但在他即將離開齊國的時候,他的妻子問他是否會忠于秦國。賈生回答:“我賈生一生只有三真:真心,真意,真誠。”這個故事成為了“三真”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結構為“三+真”。其中,“三”表示數量的概念,表示多個;“真”表示真實可靠。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向言行一致,真真實實就是個三真人。
2. 他做事一向誠實守信,是個三真之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三真”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的身體被分成了三個部分,每個部分都寫著“真”字,表示一個人的言行要真實可靠,為人誠實守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三真”相關的成語,如“言而有信”、“實事求是”等。也可以學習相關的道德故事和名人事例,了解更多關于誠實守信的重要性和實踐方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和三真的同學一起玩,因為他們說話算數,不會欺騙我。
2. 初中生:老師常常告訴我們要做一個三真之人,做事要真實可靠,不要撒謊。
3. 高中生:在面試中,誠實守信是公司看重的品質之一,所以我們要努力成為三真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