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石
基本解釋
漢 制,郡守俸祿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世因稱郡守為“二千石”。《史記·孝文本紀》:“臣謹請(與) 陰安侯 列侯 頃王后 與 瑯玡王 、宗室、大臣、列侯、吏二千石議。”《漢書·循吏傳序》:“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嘆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訟理也。與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 顏師古 注:“謂郡守、諸侯相。” 晉 葛洪 《西京雜記》卷一:“京師大水,祭山川以止雨,丞相、御史、二千石禱祠如求雨灋。” 宋 宋□ 《新編分門古今類事·文翁擲斧》:“ 翁 呪曰:“吾得二千石,斧當著此。”因擲之,正中所欲處。后果為 蜀郡 太守。”
成語(Idiom):二千石
發音(Pronunciation):èr qiān s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表示一個人的能力或者價值超過了一般人,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能力出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的字面意思是“兩千石”,其中“石”是古代計量單位,表示糧食的數量。在古代,官員的俸祿是以石來計量的,而二千石是一個很高的數量,意味著官員的地位和能力非常高。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多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能力、地位或者品德超過一般人,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才華出眾,非常有能力。可以用在正面評價某個人的時候,表達對其的贊美和敬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位官員。相傳,唐朝時期有一位名叫楊炯的官員,他的才能和品德都非常出眾,被贊譽為“二千石”。他在擔任官職期間,以廉潔公正著稱,治理有方,讓百姓安居樂業。因此,人們用“二千石”來形容他的能力和品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Subject + 二千石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能力和才華真是二千石,公司的業績都是他的功勞。
2. 她的品德高尚,為人正直,真是個二千石的好女孩。
3. 這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非常突出,可以說是二千石中的翹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二千石”與官員的地位和能力聯系起來,想象一個官員的俸祿達到了兩千石的數量,表示他的能力非常高。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古代官員的俸祿制度和社會等級制度,以及其他類似的成語,如“一千石”、“三千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的畫畫水平真是二千石,每次畫的都很漂亮。
初中生:這個學生的學習成績非常好,可以說是二千石中的佼佼者。
高中生:她的音樂才華真是二千石,每次演奏都令人驚嘆。
大學生:他的領導能力非常出眾,可以說是二千石中的翹楚。
成年人:他的商業頭腦和決策能力真是二千石,每次都能做出正確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