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款
成語(Idiom):納款
發音(Pronunciation):nà ku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接受款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納款是指接受款項或收取款項。這個成語通常用于指接受他人的捐款、捐贈或繳納稅款等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納款常用于談論接受捐款、接受捐贈或繳納稅款的場景。它可以用于描述個人、組織或機構接受款項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納款的起源可追溯到中國古代。在古代,人們通常是將款項或禮物放在一個特定的盒子里,然后交給收款人。這個盒子就被稱為“納款盒”。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將這種行為稱為“納款”。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動詞“納”表示接受,名詞“款”表示款項。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納款購買了一輛救護車。
2. 政府要求企業按時納款繳納稅款。
3. 我們應該及時納款支持慈善事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與納款相關的記憶技巧是將納款與接受款項的行為聯系起來。你可以想象一個人接受一份禮物或一筆錢款的場景,然后將這個形象與納款這個詞聯系起來。這樣,每當你聽到或看到納款這個詞時,你會自然而然地想到接受款項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納款這個成語感興趣,你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的慈善事業和稅收制度。你還可以學習其他與捐贈和接受款項相關的成語,如“捐款”、“接款”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個月都會納款給慈善機構。
2. 初中生:政府要求企業納款支持環保項目。
3. 高中生:大學生應該及時納款繳納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