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莫
基本解釋
廣大空曠。 明 何景明 《明山草堂賦》:“攬七澤之斥莫,貫九江之縈紆。”
成語(Idiom):斥莫(chì mò)
發音(Pronunciation):chì m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斥責,譴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斥莫是指對人或事物進行嚴厲批評、譴責,表達不滿或不認同的情緒。它通常用于批評他人的言行或行為,表達對不道德、不正當或不合理的事情的不滿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斥莫常用于正式場合或嚴肅的討論中,用于表達對某人的錯誤行為、不負責任的態度或不道德的行為的批評和譴責。它可以用于口頭表達,也可以用于書面文字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斥莫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左傳》,其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齊國大夫鮑叔牙在周朝時期對于國君貪婪行為的譴責。故事中,鮑叔牙看到國君貪圖享受,不顧國家的疾苦,便用“斥莫”來表達他對國君行為的批評和不滿之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斥莫”由兩個漢字組成,前者“斥”表示批評、指責,后者“莫”表示不滿、不認同。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進行了嚴厲的斥莫。
2. 在會議上,領導對違紀行為進行了公開的斥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斥莫”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斥責別人時,他的臉上充滿了不滿和不認同的表情,同時他的手指也在指責著對方的錯誤行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斥責”、“批評”、“指責”等,以豐富詞匯量,提高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對同學們的搗亂行為進行了嚴厲的斥莫。
2. 初中生:他因為不認真學習而被父母斥莫。
3. 高中生:老師對我們的不守紀律行為進行了嚴肅的斥莫。
4. 大學生:同學們對學校管理不善的行為進行了集體斥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