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廩
成語(Idiom):涂廩
發音(Pronunciation):tú lǐ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貪污受賄、貪贓枉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涂廩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涂廩的基本含義是指貪污受賄、貪贓枉法。涂,指涂污、沾染;廩,指古代官吏的糧倉。成語涂廩形象地比喻官員貪污受賄,濫用職權,不擇手段地獲取私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涂廩這個成語通常用于批評官員貪污受賄、濫用職權的行為。可以用于政治、法律、社會等領域的討論,用來形容腐敗現象的存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涂廩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歷史典故。據說,春秋時期的齊國有一個官員叫涂子廩,他貪污受賄,濫用職權,任意征收百姓的糧食。因此,人們用涂子廩的名字來形容官員貪污受賄、濫用職權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涂廩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涂”是動詞,“廩”是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官員涂廩,貪污受賄,最終被判刑。
2. 我們要加強反腐倡廉教育,杜絕涂廩現象的發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涂廩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官員在糧倉里涂污、沾染糧食,暗示他貪污受賄的行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古代的腐敗現象感興趣,可以學習一些相關的成語,如貪贓枉法、罪惡貪婪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學校的班長涂廩,偷了同學的零食。
2. 初中生:那個官員涂廩,收了很多賄賂。
3. 高中生:這個案件涉及到了很多官員涂廩的問題,引起了廣泛關注。
4. 大學生:我們要加強反腐倡廉教育,杜絕涂廩現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