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尊
成語(Idiom):屈尊(qū zūn)
發音(Pronunciation):qū z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高貴或有地位的人降低身份,與普通人交往或做一些低微的事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屈尊一詞常用于形容高高在上的人降低身份與普通人交往或做一些低微的事情。這種屈尊行為通常是出于禮貌或為了達到某種目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屈尊一詞常用于形容高官、貴族、名人或有權勢的人降低身份與普通人交往或做一些低微的事情。它可以用來描述某人在特定情況下的謙虛或包容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宣公十一年》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說魯國的公子重耳因為政治斗爭被迫流亡,最后在晏嬰的幫助下重返魯國,成為君主。重耳回到魯國后,為了感謝晏嬰的幫助,他親自下廚做飯招待晏嬰,這被人們稱為“屈尊事晏嬰”。從此,屈尊一詞就用來形容高貴的人降低身份與普通人交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屈尊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屈尊與農民一起耕種土地。
2. 她屈尊給低級職員帶來午餐。
3. 那位名人屈尊參加了普通人的婚禮。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屈尊比喻為一個高高在上的人彎下腰,降低身份與普通人交往。可以通過想象這個形象來記憶屈尊一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屈尊相關的成語,如“屈尊俯就”、“屈尊就義”等。這些成語都與高貴的人降低身份有關。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屈尊來我們班上課,我們都很高興。
2. 初中生:她是一個國家級的運動員,但她屈尊與我們一起訓練。
3. 高中生:這位知名作家屈尊來我們學校做講座,我們都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