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法
成語(Idiom):像法
發音(Pronunciation):xiàng fǎ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像樣、有規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事物外形符合規定、規矩,具備一定的品質和標準。形容符合要求,合乎規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人的儀表、行為舉止符合規范,有一定的素養和修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論語·子罕篇》中有一則故事:“子罕言利,與命與仁。”孔子的弟子子罕問孔子什么是好處,孔子回答說好處就是遵守天命和做好人。又問什么是好人,孔子回答說好人就是有禮、有義、有道德的人。后來,人們用“像法”來形容符合規范、合乎規矩的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由動詞“像”和名詞“法”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穿著打扮非常像法,給人一種莊重的感覺。
2. 這個學生的行為舉止都很像法,非常得體。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像法”與“象征法律規范”的意思聯系起來,形象地理解成符合法律規定的樣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規范、修養相關的成語,如“有禮貌”、“有教養”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說我們要像法穿校服,不能隨便穿衣服。
2. 初中生:作為學生,我們應該像法對待學習,不能偷懶。
3. 高中生:參加面試時,要像法地回答面試官的問題,展現自己的優勢。
4. 大學生:大學生應該有像法的行為舉止,代表著學校的形象。
5. 成年人:在社交場合中,我們要像法地與人交往,不失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