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音容笑貌
發音(Pronunciation):yīn róng xiào m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的容貌和笑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音容笑貌是由“音容”和“笑貌”兩個詞組成的成語。音容指的是一個人的聲音和容貌,笑貌指的是一個人的笑容。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外貌和表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音容笑貌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外貌和笑容。可以用來描述一個人的美麗、可愛、和善等特點。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表情真摯、和藹可親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該成語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一年》。故事中,晉國的公子重耳因為被流放而四處逃亡,最后來到了楚國。重耳的相貌出眾,容貌俊美,笑容可掬,所以楚國的人民都對他贊嘆不已。后來,重耳成為楚國的客卿,為楚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音容笑貌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的音容笑貌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他的音容笑貌讓人覺得親切可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的音容笑貌非常出眾,讓人難以忘記。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與容貌、笑容相關的成語來擴展對這個主題的了解,如“貌合神離”、“笑里藏刀”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的音容笑貌像個天使一樣,讓人覺得很溫暖。
2. 初中生:他的音容笑貌讓人感到很親切,很容易和他交朋友。
3. 高中生:她的音容笑貌雖然平凡,但是給人一種很真誠的感覺。
4. 大學生:他的音容笑貌很有親和力,可以輕松地與他人建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