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馬追鐙
基本解釋
極言火速。 郭小川 《平爐王出鋼記》:“煙囪吐豪氣,爐心滾熱浪,平爐王立馬追鐙要出鋼。”
成語(Idiom):立馬追鐙 (lì mǎ zhuī dēng)
發音(Pronunciation):lì mǎ zhuī d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立刻追趕上前面的人或事物,形容行動迅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立馬追鐙是一個形象生動的成語,其中“立馬”意思是立即,馬就是指馬匹,而“追鐙”是指緊隨在馬蹄后面。這個成語的基本意思是指立刻追趕上前面的人或事物,形容行動迅速,不拖延。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立馬追鐙常用來形容行動迅速,不拖沓的情況。可以用于贊美一個人的行動迅速,也可以用于提醒自己或他人要立刻行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立馬追鐙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在古代有一位名叫傅雷的將軍,他帶領軍隊追擊敵人時,他騎著快馬,緊緊地追在敵人的馬后面,一直追到了敵人的營地。這個故事被人們贊美為傅雷立馬追鐙,形容他的行動迅速,不拖延。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立馬追鐙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順序要求。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火警的消息后,立馬追鐙趕到了現場。
2. 老師讓學生們做完作業后,立馬追鐙去參加活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的方式記憶這個成語。想象自己騎在一匹快馬上,緊緊地追在前面的馬后面,追趕得很快,就像是立馬追鐙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速度、行動相關的成語,例如“如箭在弦”、“飛馳如風”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聽到放學鈴聲后,立馬追鐙地跑回家。
2. 初中生:比賽結束后,他立馬追鐙去領獎。
3. 高中生:考試前一天晚上,我立馬追鐙地復習了一整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