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帖
成語(Idiom):醉帖
發音(Pronunciation):zuì tiě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文辭或書畫的優美,使人如醉如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醉帖是由“醉”和“帖”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醉”表示陶醉、沉醉,指人在美好事物面前產生的癡迷和舒適感;“帖”指字帖、畫帖,表示寫字或畫畫的紙張。醉帖形容文辭或書畫的優美,使人如醉如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醉帖常用于形容文藝作品、書法、繪畫等方面的優美之處。也可用于形容其他事物,如音樂、舞蹈等。可以用來夸獎作品或表達對藝術的欣賞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醉帖最早出自南北朝時期的文學家劉勰的《文心雕龍》一書。劉勰在書中用“醉帖”來形容書法作品,表達了對書法藝術的贊美和推崇。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幅畫真是一幅醉帖,讓人陶醉其中。
2. 他的演奏技藝真是醉帖,聽得我心曠神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幅美麗的書畫作品前,被作品的優美所吸引,感受到心情如醉如癡的感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藝術相關的成語,如“飲鴆止渴”、“畫蛇添足”等,來拓寬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10歲):老師的書法真漂亮,寫得像醉帖一樣。
2. 初中生(14歲):這幅畫的色彩搭配和構圖都很有藝術感,真是一幅醉帖。
3. 高中生(17歲):他的詩詞寫得太好了,讀起來就像是品味一幅醉帖。
4. 大學生(20歲):這部電影的畫面和音樂真是太美了,整個人都陶醉其中,就像是觀賞一幅醉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