誡約
成語(Idiom):誡約
發音(Pronunciation):jiè yu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警告、告誡、勸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誡約是由動詞“誡”和名詞“約”組成的成語。誡指警告、告誡,約指約束、規范。誡約一詞表示對他人進行警告、告誡或勸誡,以使其遵守約定或規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誡約常用于描述對他人行為的規范或提醒。可以用于勸誡他人遵守規則、規范行為,或者提醒他人注意某種可能的危險或錯誤。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誡約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外物》一章中。莊子在這一章中講述了一個故事,故事中有一個叫做“冉有”的人,他因為不聽勸告而導致自己的家庭遭受不幸。這個故事告誡人們要聽從他人的勸告,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損失。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在誡約我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
2. 作為長輩,我們應該誡約年輕人不要做違法的事情。
3. 我們必須誡約孩子們要遵守交通規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誡約這個成語與警告、規范等概念聯系起來,形成聯想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誡約相關的成語,如“誡律”、“誡勉”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誡約我們要按時完成作業。
2. 初中生:父母誡約我要注意安全,不要隨便和陌生人交談。
3. 高中生:老師誡約我們要遵守考試紀律,不得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