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褐
基本解釋
(1).頭巾和褐衣,古代平民的服裝。《三國志·吳志·薛瑩傳》:“特蒙招命,拯擢泥污,釋放巾褐,受職剖符。”《新唐書·儒學傳上·顏師古》:“乃闔門謝賓客,巾褐裠帔,放情蕭散,為林墟之適。”
(2).指不第秀才的境遇。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九:“先生困于巾褐,二句殊可傷也。”
成語(Idiom):巾褐
發音(Pronunciation):jīn h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衣衫破舊,形容貧窮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巾褐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巾指頭巾,褐指衣服。巾褐合在一起表示衣服破爛不堪的樣子。這個成語用來形容貧窮、不幸的境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巾褐這個成語常常用于描述一個人的生活狀態,特別是經濟狀況不好,生活困苦的情況。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窮困、貧窮,也可以形容一個地方的貧困、落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論語·公冶長》中有一則故事,孔子的弟子公冶長被任命為齊國的守備官。他到齊國后,不修邊幅,穿著破舊的衣服,住在簡陋的房子里。有人問他為什么如此簡樸,他回答說:“我只是一個守備官,沒有權力和財富,穿著破舊的衣服,住在簡陋的房子里,這樣可以節省更多的錢給國家使用。”他的言行被孔子稱贊,成為了后來巾褐的典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巾褐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名詞組成,形容詞在前,名詞在后。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衣服破爛不堪,真是巾褐不飾。
2. 在巾褐的外表下,他卻擁有著無盡的智慧和勇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巾褐與破舊的衣服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穿著破爛的衣服,形容他的貧窮和不幸。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巾褐這個成語的背景和故事,可以更好地理解它的含義和使用場景。同時,也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衣衫襤褸、破衣爛衫等,來豐富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家很窮,爸爸媽媽都穿著巾褐的衣服。
2. 初中生:這個小說描寫了一個巾褐的農民的艱苦生活。
3. 高中生:他從小生活在巾褐之中,但他通過努力獲得了成功。
4. 大學生:這個社區曾經是一個巾褐的地方,經過幾年的發展,現在已經變得繁榮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