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探觀止矣
發音(Pronunciation):tàn guān zhǐ y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到達某個地方后,觀察之后就不再前進了,不再深入探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源自于《戰國策·齊策二》中的敘述。原文描述了齊國的大夫前往晉國觀察,他們在到達晉國后,只是表面上觀察了一下,沒有深入探索,就匆匆返回了齊國。因此,這個成語含有觀察到一定程度后不再深入探索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人在某個問題或事物上只停留在表面,不愿意深入了解或探索更多的情況。也可以用于形容人在某個地方只停留一會兒就離開,沒有真正去了解或體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戰國時期,描述了齊國大夫前往晉國觀察的情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探”、“觀”、“止”和“矣”四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這個問題只是探個觀止矣,沒有深入研究。
2. 這個旅游團只是到了景點就匆匆離開,真是探觀止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這個成語的含義與真正的探險活動進行類比,想象自己到達一個地方后只是簡單觀察一下就不再前進,而沒有真正去探索那個地方的更多奧秘。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淺嘗輒止”、“略知一二”等,了解它們的含義和使用場景,豐富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對這個題目只是看了一下就不會了,真是探觀止矣。
2. 初中生:他對這個科學實驗只是簡單觀察了一下,沒有深入探索,探觀止矣。
3. 高中生:他對這本書只是瀏覽了一下封面,沒有真正閱讀,探觀止矣。
4. 大學生:我去了一趟博物館,但只是匆匆觀看了幾個展覽,沒有深入了解,探觀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