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桁
成語(Idiom):露桁(lù héng)
發音(Pronunciation):lù hé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房屋的梁木暴露在外,沒有遮蓋或保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露桁成語比喻事物暴露無遺,沒有掩飾或保護。形容人的行為或事物的狀況顯露出來,沒有隱藏或偽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行為直接、坦率,或者形容事物的真實狀態無法掩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露桁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侯霸傳》中,原文是“露梁之戚”。據說,這個成語的故事發生在西漢初年,當時有一個叫侯霸的人因為忠誠于漢朝而被賜予官職。侯霸堅持要住在一間沒有屋頂的房子里,以示他的誠實和廉潔。他認為露出梁木就可以讓人們看到他沒有隱瞞任何事情,表現出他的正直和公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露”和“桁”。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言行總是露桁,讓人感覺很直率。
2. 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露桁了,沒有任何疑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露桁”想象成一座房屋的梁木暴露在外的樣子,形象生動,容易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露桁”相關的成語,如“露馬腳”、“露出馬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謊言被老師一眼看穿了,完全露桁了!
2. 初中生:他的作文雖然字數夠了,但內容虛假,完全露桁。
3. 高中生:這個政府宣傳口號雖然聲勢浩大,但實際效果并不如人們所期待的那樣,完全是個露桁的做法。
4. 大學生:他的演講風格非常直接,毫不掩飾自己的觀點,完全是個露桁的人。
希望這份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露桁”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