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蝨
基本解釋
泛指蛀蟲。 宋 陳師道 《后山詩話》:“ 魯直 有癡弟,畜漆琴而不御,蟲蝨入焉。 魯直 嘲之曰:‘龍生壁蝨。’”
成語(Idiom):蟲蝨(chóng zhǐ)
發(fā)音(Pronunciation):chóng zh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小人卑鄙、無恥。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蟲蝨是由“蟲”和“蝨”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意思是小蟲子和虱子。在這個成語中,蟲蝨用來形容小人的品行和行為,表示其卑鄙無恥,不值得信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蟲蝨這個成語通常用于貶義,用來形容那些卑鄙無恥、不擇手段的人。可以用在生活中遇到的小人行為,或者是形容某些人的品行不端正的情況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蟲蝨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左傳·昭公十四年》一文中。相傳春秋時期,齊國的昭公出征楚國,楚國的使者在齊國的宴會上故意誹謗昭公,說他是一個卑鄙無恥的小人。昭公非常憤怒,但出于禮儀,他沒有當場回擊。而是在宴會結(jié)束后,他用“蟲蝨”這個成語來形容那個楚國使者。從此,蟲蝨這個成語就被用來形容小人卑鄙無恥的行為。
成語結(jié)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蟲蝨是由兩個意義相近的詞語組成的成語,形容小人卑鄙無恥。其中,“蟲”表示小蟲子,“蝨”表示虱子,兩者合在一起形容小人的品行。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人真是蟲蝨,卑鄙無恥,不值得信任。
2. 他的行為真是蟲蝨不堪,連朋友都不肯幫助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蟲蝨的形象與小人的行為聯(lián)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小蟲子或虱子在卑鄙無恥的行為中爬行,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小人、卑鄙無恥相關的成語,如“鼠目寸光”、“螢石之心”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蟲蝨,經(jīng)常欺負我們的同學。
2. 初中生:這個人的行為真是蟲蝨至極,沒有人會喜歡他。
3. 高中生:政治斗爭中,有些人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真是蟲蝨不堪。
4. 大學生:在職場上要小心蟲蝨,不要被他們利用和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