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羽
成語(Idiom):簇羽
發音(Pronunciation):cù y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許多鳥兒集聚在一起,羽毛密集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比喻人們團結一致,眾志成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團結一致的場合,鼓勵人們共同努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簇羽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中,原文是“簇羽之盟”。故事講述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被逐出國境,流亡在外。他在外流亡期間,得到了一位名叫鄭國渠的賢士的幫助。鄭國渠為了鼓勵重耳,告訴他一個寓意深遠的故事。故事中,有一只老鷹,羽毛襤褸,無法飛翔,但它看到一群鴿子在一起飛翔,便決定加入它們。老鷹與鴿子們一起飛翔,羽毛變得整齊而茂密,最終成功飛回了巢穴。重耳聽后深受啟發,決定回國恢復自己的家族。他與鄭國渠一同制定了一系列的計劃,最終成功奪取了晉國的政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團隊成員簇羽一心,共同完成了這個艱巨的任務。
2. 在困難面前,我們應該簇羽一心,共同努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群鳥兒密集地聚集在一起,羽毛簇簇的景象來記憶這個成語。同時,可以將“簇羽”與“團結一致”這個含義聯系起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團結、合作相關的成語,如“眾志成城”、“同舟共濟”等,豐富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像簇羽一樣,團結在一起,共同努力學習。
2. 初中生:面對困難,我們應該簇羽一心,共同戰勝困難。
3. 高中生:班級同學們簇羽一心,共同籌備了一場精彩的文藝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