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工
成語(Idiom):粗工
發音(Pronunciation):cū g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粗糙的工作,形容做事粗疏、不細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粗工是由“粗”和“工”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粗指粗糙、不細致,工指工作。粗工形容做事粗疏、不細致,常用來批評或諷刺那些做事不認真、不細心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工作不細致、粗糙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那些不注重細節、不負責任的人,也可以用來自嘲或諷刺自己做事不認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粗工最早出現在《史記·魏公子列傳》中的故事中。故事講述了魏公子曹參請教一個木匠如何制作車輪的技巧。曹參給出了詳細的指導,但木匠卻不細心地制作了車輪,導致車輪壞了。曹參對木匠的粗工感到憤怒,從而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畫雖然勉強能看,但總給人感覺是粗工的。
2. 這篇文章寫得太粗工了,沒有什么邏輯性和深度。
3. 做事要細心,不能做粗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粗工”與粗糙的工作關聯起來,想象一個人馬虎地做事情,結果做出來的東西粗糙不堪,從而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粗工相關的成語,如“粗制濫造”、“粗心大意”等,可以加深對粗工意義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做作業太粗工了,字寫得亂七八糟。
2. 初中生:這幅畫畫得太粗工了,完全沒有細節。
3. 高中生:他的演講準備得太粗工了,沒有仔細思考內容。
4. 大學生:這份報告寫得太粗工了,沒有深入分析問題。
5. 成年人:他的裝修工程太粗工了,各種細節都處理得很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