灑涕
成語(Idiom):灑涕
發音(Pronunciation):sǎ t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灑涕指流淚,眼淚涌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灑涕是指眼淚從眼睛中流出來。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人因悲傷、感動或者痛苦而流淚的情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灑涕這個成語可以用在描述悲傷場景、感人情節、傷心離別等情感表達中。例如在電影、戲劇、小說等文藝作品中,可以用灑涕來形容人物的感動或者哀傷。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灑涕最早見于《左傳·昭公十七年》:“公尸至,公子辭尸而哭,涕沾肩膝。”此處的灑涕形象地描述了公子辭別父親的場景。后來,灑涕逐漸被用作形容人流淚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灑涕的結構是“灑”和“涕”兩個字。其中,“灑”表示流淌,涌出,而“涕”表示眼淚。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這個消息,不禁灑涕了起來。
2. 在母親離去的那一刻,他灑涕不止。
3. 電影的結尾那個場景真是太感人了,我看得灑涕流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灑涕”與“流淚”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眼淚從眼睛中流出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情感表達相關的成語,如淚如雨下、淚如泉涌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聽到老師要離開我們,同學們都灑涕了。
2. 初中生(13-15歲):看完那部電影,我感動得灑涕流淚。
3. 高中生(16-18歲):考試結束后,有些同學灑涕了,可能是壓力太大了吧。
4. 大學生及以上:聽到老人講述戰爭歲月的故事,大家都感動得灑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