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栝
成語(Idiom):隱栝(yǐn guā)
發音(Pronunciation):yǐn guā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隱藏自己的才能或真實面貌,不愿意顯露出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隱栝是由“隱”和“栝”兩個字組成的,其中,“隱”意為隱藏、遮掩,“栝”指栝樓,古代的一種高大的建筑物。成語隱栝比喻人隱藏自己的才能或真實面貌,不愿意顯露出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隱栝這個成語多用于形容那些有才能但不愿意展示自己的人,或者形容那些故意隱藏自己真實面貌的人。可以用于各種情境下,比如形容一個有實力但低調的企業家,或者形容一個表面上看起來平凡普通但實際上有很高才能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隱栝成語的具體起源尚無確切記載,但可以推測其來源于古代建筑中的栝樓。栝樓通常建在高處,可以俯瞰周圍的景色,但也可以用來隱藏或遮蔽內部的情況。因此,隱栝成語的意義也就延伸為隱藏自己的才能或真實面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隱栝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結構簡潔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隱栝自己的才能,沒有展示出來。
2. 她雖然是個普通的家庭主婦,但實際上卻隱栝著一副很高的才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隱栝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個高高的栝樓上,遮蔽了自己的真實面貌,即隱藏自己的才能。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隱栝相關的成語,比如隱姓埋名、隱惡揚善等。同時,也可以學習與才能相關的成語,比如出類拔萃、才高八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雖然是個普通的學生,但實際上卻隱栝著很高的學習能力。
2. 初中生(13-15歲):她一直隱栝自己的音樂才能,沒有向大家展示過。
3. 高中生(16-18歲):他平時隱栝自己的才能,但在考試中總是能取得好成績。
4. 大學生(19-22歲):她是個非常有才華的畫家,但一直隱栝自己的繪畫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