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荔
基本解釋
即馬藺。《呂氏春秋·仲冬》“蕓始生,荔挺出” 漢 高誘 注:“荔,馬荔。” 許維遹 集釋:“荔、藺一聲之轉。吾鄉稱此草為馬楝。”參見“ 馬藺 ”。
成語(Idiom):馬荔(mǎ lì)
發音(Pronunciation):mǎ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馬的速度極快,草木無法阻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馬荔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馬”和“荔”兩個字組成。其中,“馬”表示馬匹,象征速度快;“荔”表示草木,象征阻擋。馬荔形容馬匹奔馳時,速度如此之快,草木無法阻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馬荔多用于形容事物迅猛、速度快的情況,常用于描述人、車輛、水流等快速移動的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馬荔一詞最早出現在《晉書·皇甫謐傳》中,原文為“馬荔無阻”。《晉書》是南北朝時期的一部歷史著作,記載了晉朝的歷史和人物。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晉朝皇甫謐的傳記。據說,皇甫謐是晉朝的一位名將,他帶領軍隊出征時,馬匹奔馳如飛,草木無法阻擋,形成了“馬荔無阻”的場景。后來,人們將這種形象化為成語“馬荔”。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性成語,由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速度快得像馬荔一樣,一眨眼就消失在了遠方。
2. 這輛賽車的速度快得像馬荔一樣,冠軍無人能敵。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匹奔馳如飛的馬,草木無法阻擋它的速度,從而聯想到“馬荔”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馬有關的成語,如“飛馬牛不相及”、“馬到成功”等,來拓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馬荔一樣的速度,我跑得比其他同學都快。
2. 初中生:他的學習進步很快,像馬荔一樣。
3. 高中生:這輛摩托車的速度快得像馬荔一樣,令人驚嘆。
4. 大學生:他的創業項目發展迅猛,像馬荔一樣勢不可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