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覲
基本解釋
返里省親。 唐 賈島 有《送雍陶及第歸成都寧覲》詩。 唐 羅隱 《讒書·答賀蘭友書》:“況僕求試京師,隨波而上,逐隊而下,亦有年矣。家在 江 表,歲一寧覲,旨甘所資,桂玉之困,何嘗不以事力干人!”
成語(Idiom):寧覲(níng jiàn)
發音(Pronunciation):níng ji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寧靜而恭敬,心地安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寧覲是由“寧”和“覲”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皩帯币鉃閷庫o、安詳,“覲”意為恭敬、順從。寧覲表示一個人心地寧靜而恭敬,表現出內心的平和和謙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寧覲常用于形容人的心態,特別是在面對困難、挫折或者權威時,能夠保持內心的平靜和恭敬。這個成語常用于贊美一個人具有謙遜、恭敬的品質,也可以用來提醒他人要保持內心的寧靜和謙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寧覲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寧覲其君?!边@句話是說當時的魯國公子糾因為被囚禁在齊國,面對困境時依然保持著內心的平靜和恭敬。這個故事表達了糾公子在困境中仍然保持內心的寧靜和謙遜,受到了人們的贊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寧覲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含義相近的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失敗面前寧覲自若,沒有絲毫氣餒。
2. 面對權威,他始終保持寧覲的態度,不敢有絲毫輕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記住寧覲的基本含義和故事起源來記憶這個成語。將寧覲理解為一個人在困境中能夠保持內心的寧靜和謙遜的品質。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人心態的成語,比如寧靜致遠、寧死不屈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教育我們要寧覲待人,不要傲慢自大。
2. 初中生:面對挫折,我們應該寧覲自若,不要輕易放棄。
3. 高中生:在競賽中,寧覲的心態能夠幫助我們保持冷靜和集中注意力。
4. 大學生:作為大學生,我們要寧覲待人,尊重他人的意見和權威。
5. 成年人:工作中,寧覲的心態能夠幫助我們處理復雜的人際關系和工作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