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造端托始
發(fā)音(Pronunciation):zào duān tuō sh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開始階段就做好準備,把事情的端倪摸清楚,才能順利推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造端托始這個成語由四個字組成,每個字的意思分別是“造”、“端”、“托”和“始”。其中,“造”表示制造、創(chuàng)造;“端”表示把事情的端倪摸清楚;“托”表示依靠、倚仗;“始”表示開始。整個成語的意思是在開始階段就做好準備,把事情的端倪摸清楚,才能順利推進。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多用于形容在做事情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摸清事情的底細,從而能夠順利地開始和推進工作。可以用于工作、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楊震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楊震是東漢末年的一位官員,他在擔任官職之前,先去調查了當?shù)氐那闆r,了解了百姓的疾苦和需要,然后才開始履行自己的職責。因為他事先做了準備,摸清了事情的底細,所以在擔任官職時能夠順利地推進工作。后來,人們就用“造端托始”來形容在開始階段做好充分準備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字的成語,其中“造”、“端”、“托”和“始”分別表示制造、摸清事情的底細、依靠、開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開始寫作之前,我先做了充分的調研和準備工作,因為我知道“造端托始”是非常重要的。
2. 這個項目的成功得益于團隊在開始階段就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充分體現(xiàn)了“造端托始”的精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每個字的意思與具體的動作或場景聯(lián)系起來進行記憶。例如,可以想象自己在一個工作場景中,先制造了一些工具和材料(造),然后端詳?shù)赜^察了一番(端),接著托起這些工具和材料(托),最后開始了具體的工作(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與“造端托始”相關的成語,如“有始有終”、“始終如一”等,來進一步提升對這個主題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做作業(yè)之前,先要“造端托始”,先整理好桌面,再拿出書本和筆。
2. 初中生:參加比賽前,我們要先“造端托始”,了解對手的情況,然后制定相應的戰(zhàn)略。
3. 高中生:為了順利進入理想的大學,我要在高中階段就“造端托始”,提前規(guī)劃好學習和考試的準備工作。
4. 大學生:在寫論文之前,我先要“造端托始”,收集相關資料,深入研究論文的主題,以確保寫作的質量和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