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臘
基本解釋
漢 代祭祀名。各代名稱不一, 夏 曰嘉平, 殷 曰清祀, 周 曰大蠟, 漢 改曰臘,故有此稱。 漢 以戌日為臘,即農歷冬至后第三個戌日。見 漢 應劭 《風俗通·祀典·臘》、《后漢書·陳寵傳》。 宋 陸游 《無咎兄郡齋燕集有詩末章見及敬次元韻》:“微吟劇醉不知倦,坐閲 漢 臘逾 周 正。” 明 夏完淳 《寒泛賦》:“北首而懷 漢 臘,南冠而詠 越 吟。” 陳去病 《初夏越中雜詩》之一:“生無依 漢 臘,死亦采 周 薇。”
成語(Idiom):漢臘(hàn là)
發音(Pronunciation):hàn l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容貌或神態十分丑陋或可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漢臘一詞源自古代傳說,據說在遠古時期,有一個名叫漢臘的怪物,它長得非常丑陋可怕,人們一見到它就會感到非常恐懼。因此,后來人們用“漢臘”來形容一個人的容貌或神態十分丑陋或可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人的外貌或神態非常丑陋或可怕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相貌丑陋,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表情或舉止令人討厭或可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漢臘的具體故事并沒有明確的記載,只是在古代的傳說和民間故事中有所提及。漢臘的形象也沒有具體描述,只知道它的外貌十分丑陋可怕。這個成語的起源可能與古代的怪物傳說有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漢臘是一個雙音節的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人長得真是漢臘,讓人看了都不敢直視。
2. 他的表情和舉止總是讓人感到漢臘,讓人不寒而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漢臘”與丑陋、可怕的形象聯系起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想象一個長得非常丑陋可怕的怪物,然后將其與“漢臘”這個詞語聯系起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外貌相關的成語,如“丑陋不堪”、“魅力無窮”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臉長得像個漢臘,我看了都害怕。
2. 初中生:那個電影里的怪獸長得真是漢臘,讓我都不敢看。
3. 高中生:他的外貌雖然不是很漢臘,但是他的舉止和表情卻讓人感到十分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