儇惡
成語(Idiom):儇惡(xuān è)
發音(Pronunciation):xuān 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性情嬌懦、惡劣,行為不端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儇惡是由“儇”和“惡”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儇指人性情嬌懦、軟弱,惡指惡劣、不正派。合在一起形成儇惡,表示一個人性情嬌懦、行為不端正,具有貶義含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儇惡一詞常用于形容某人性格軟弱、行為不端正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心志薄弱、不正派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儇惡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二十七年》中:“吾聞儇惡,未聞其國也。”意思是說,我聽說過有人性格嬌懦、行為不端正的,但從來沒有聽說過有這樣的國家。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儇惡行為是可以改變的,而一個國家的儇惡則更加嚴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儇惡是由兩個形容詞組成的成語,表示人性情嬌懦、惡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儇惡無能,不適合擔任領導職務。
2. 這個人心胸狹隘、陰險狡詐,真是個儇惡之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儇惡這個成語。儇惡的發音與“宣惡”相似,可以聯想到宣揚惡劣行為,從而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儇惡相關的成語,如“儇薄”、“儇蝕”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儇惡的同學,經常欺負其他同學。
2. 初中生:他的儇惡行為讓他失去了許多朋友。
3. 高中生:這個班級里有幾個儇惡的同學,老師一直在教育他們改正錯誤的行為。
4. 大學生:我們應該堅決反對儇惡行為,維護社會的公正和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