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碌
基本解釋
紅色和石青色。泛指中國畫所用的各色顏料。 唐 張彥遠 《歷代名畫記·論畫體工用榻寫》:“草木敷榮,不待丹碌之采;云雪飄颺,不待鉛粉而白。”
成語(Idiom):丹碌
發音(Pronunciation):dān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紅色燦爛、光亮奪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丹碌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紅色鮮艷、光亮奪目的樣子。它常用于形容寶石、花朵或者其他鮮艷的顏色。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丹碌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形容一些顏色鮮艷的事物,比如紅寶石丹碌、鮮花丹碌等。也可以用于形容人的臉色或者光彩奪目的事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丹碌這個成語的起源并沒有特定的故事,它是根據紅色鮮艷、光亮奪目的特點而形成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丹碌是一個形容詞,由兩個字組成,沒有固定的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穿著一件丹碌的紅色晚禮服,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2. 這朵花開得真丹碌,像一團火焰在陽光下閃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丹碌這個成語,想象一個紅寶石或者一朵鮮花的鮮艷光亮的樣子,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和了解其他形容顏色的成語,比如“明亮如玉”、“青翠欲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畫了一只丹碌的蝴蝶,老師夸獎了我。
2. 初中生:她的臉色紅潤丹碌,看起來很健康。
3. 高中生:這幅畫用了丹碌的色彩,給人一種熱情奔放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