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羊
基本解釋
哈薩克 、 柯爾克孜 、 塔吉克 等民族男子中流行的馬上競技活動,多在節日舉行。或分隊或不分隊。參加比賽的人爭奪一只割去頭的山羊,以奪得并送達某一家或指定地點者為勝。
成語(Idiom):刁羊
發音(Pronunciation):diāo y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狡猾、難以對付。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刁羊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刁意指狡猾,羊指羊類動物,引申為指人。刁羊形容人狡猾,難以對付,善于耍手段。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刁羊一詞常用于形容那些心機深沉、善于算計、難以捉摸的人。可以用于形容某個人的行為或者某個集體的特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刁羊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民間傳說。相傳有一位農民養了一只特別聰明的羊,這只羊非常懂得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經常躲過農民的捕捉。農民為了捉住這只刁羊,想了很多辦法,但都沒有成功。最后,農民終于想到了一個詭計,他在羊圈門口放了一面鏡子,當刁羊看到鏡子里的自己時,以為是另一只羊,便以為自己沒有被發現,結果被農民輕而易舉地捉住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刁羊是一個名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人真是個刁羊,你得小心應對。
2. 這個團隊里有幾個刁羊,我們要小心他們的算計。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刁羊”這個成語與故事起源中的農民捉羊的情景聯系起來,想象農民絞盡腦汁地想要捉住聰明的刁羊,從而記住刁羊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狡猾、難以對付的成語,比如“狡兔三窟”、“狡猾如狐”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那只刁羊總是欺負其他羊,真討厭!
2. 初中生:班里有幾個刁羊,我們要小心應對他們的算計。
3. 高中生:政治斗爭中,有些人總是像刁羊一樣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