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菑
成語(Idiom):危菑(wēi zhǐ)
發音(Pronunciation):wēi zh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處境危險,十分危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危菑源自《禮記·曲禮上》:“危菑之矣,豈弟君子之躬也。”意思是說,危險到了極點,躲藏不了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來形容處境非常危險,無法逃避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危菑這個成語的故事源于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戰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被迫與秦國的公子勝進行比武,結果敗給了對方。公子糾逃到了一座山中的小屋里,希望能夠躲避秦國的追捕。然而,秦國的人卻搜索到了這座小屋,公子糾被迫從窗戶跳下逃跑。他的手被窗戶的菑(zhǐ)劃傷,流了很多血。最終,公子糾在逃亡中不幸被捕,被秦國殺害。后來,人們用“危菑”來形容處境非常危險,無法逃避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次考試對他來說是危菑,因為他沒有準備。
2. 在戰爭中,士兵們常常面臨著危菑的境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危菑”與“危險”的發音相結合,來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危險相關的成語,例如“危如累卵”、“危在旦夕”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從窗戶跳下來的時候,手被菑劃傷了,真的是危菑啊!
2. 初中生:這次考試對我來說是危菑,因為我沒有好好復習。
3. 高中生:他的行為真的很危菑,完全沒有考慮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