稔禍
成語(Idiom):稔禍
發音(Pronunciation):rěn h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自己親身經歷過災禍,對災禍有切身體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稔禍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稔”和“禍”。稔指的是親身經歷,禍指的是災禍。稔禍的意思是指自己親身經歷過災禍,對災禍有切身體會。這個成語主要用來形容一個人或者一個團體由于親身經歷過災禍,對災禍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體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稔禍這個成語在口語和書面語中都有使用。在口語中,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或者一個團體經歷過災禍后,對災禍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體驗。在書面語中,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或者一個團體由于親身經歷過災禍,對災禍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體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稔禍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傳·哀公十一年》。故事中,晉國的哀公被楚國的蒯聵所殺,晉國人民都很憤怒。有一個叫做華子的人,自己親身經歷過災禍,對災禍有了深刻的認識和體會,他對晉國人民說:“吾聞人有三惡,一曰稔禍,二曰不知足,三曰貪天之功。”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個故事中衍生出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稔禍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稔”和“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經歷過戰爭的災禍,對戰爭有了深刻的認識和體會,因此他一直呼吁和平。
2. 這個社區經歷過地震的災禍,對地震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體會,因此加強了地震防災工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稔禍這個成語與親身經歷過災禍的經歷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形象的記憶。可以想象自己親身經歷過一場災禍,對災禍有了深刻的認識和體會,這樣就能夠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災禍相關的成語,例如“自作自受”、“自食其果”等,以及相關的故事和例句,來豐富對于災禍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親身經歷過火災的災禍,所以我知道火災有多么可怕。
2. 初中生:這個國家經歷過戰爭的災禍,所以我們要珍惜和平。
3. 高中生:我親身經歷過地震的災禍,所以我深知地震的危害。
4. 大學生:這個社區經歷過洪水的災禍,所以加強了防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