迸奔
成語(Idiom):迸奔(bèng bēn)
發音(Pronunciation):bèng b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奔跑時速度極快。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迸奔意味著以極快的速度奔跑。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人或動物奔跑時的迅猛和迅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比賽中選手的速度快如閃電,或者形容某人在危險或緊急情況下的迅速反應。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追求目標時的決心和努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迸奔”源自《左傳·僖公十一年》:“乃曰:‘天下之士,迸奔如雨,吾何患焉?’”這句話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大夫季孫氏的言辭。季孫氏想表達出自己的決心和信心,表示天下的英才如雨般迅速而來,他不必擔心找不到合適的人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迸奔而出,迅速逃離了危險的現場。
2. 競賽開始后,選手們迸奔而出,爭奪冠軍的榮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迸奔”與“奔波”聯想起來。奔波表示辛苦奔跑,而迸奔則強調速度極快的奔跑。通過對比兩個詞語的含義,可以更容易記住迸奔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速度和奔跑相關的成語,如飛奔、疾馳等,以擴展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小明迸奔著趕到學校,因為他不想遲到。
2. 初中生(13-15歲):比賽開始后,運動員們迸奔而出,爭奪冠軍的榮譽。
3. 高中生(16-18歲):考試結束后,同學們迸奔著回家,享受難得的放松時光。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他迸奔而出,決心要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