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萎
成語(Idiom):哲萎(zhé wěi)
發音(Pronunciation):zhé wě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智慧和才能逐漸衰退,失去生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哲萎是由“哲學”和“萎靡不振”兩個詞組合而成的成語。哲學指的是高深的智慧和思考能力,而萎靡不振則表示無精打采、失去活力。哲萎指的是智慧和才能逐漸衰退,失去生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原本聰明才智出眾的人因為某種原因逐漸變得遲鈍、無精打采或失去創造力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沒有明確的故事起源,是根據漢語詞語的意義和結構進行創造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哲萎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曾經是個聰明伶俐的人,但是最近變得哲萎了,一點都不像以前了。
2. 這位作家的創作才華曾經非常出眾,可惜近年來哲萎了,再也沒有寫出好作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哲學家的頭腦像一朵鮮花一樣鮮艷和充滿生機,但是突然花朵慢慢枯萎,失去了生機,變得無精打采。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相關的成語,如“聰明才智”、“無精打采”等,來擴展對于哲萎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原本是學校的數學奧賽冠軍,可是最近變得哲萎了,連簡單的題目都做不對。
2. 初中生(13-15歲):我原本很喜歡寫作文,可是最近感覺自己的創作能力哲萎了,寫不出好的作品了。
3. 高中生(16-18歲):他曾經是我們學校的天才畫家,但是最近變得哲萎了,不再有新的創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