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漏
基本解釋
(1).不泄露。《藝文類聚》卷五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詹事徐府君集>序》:“溫樹靡答,露事不詶;省中之言無漏,席下之跡不疑?!?br>(2).沒有漏洞。 唐 白行簡 《濾水羅賦》:“環之勁鐵,取其堅而不朽;羃以輕紗,取其疏而無漏?!?br>(3).佛教語。謂涅槃、菩提和斷絕一切煩惱根源之法。與“有漏”相對。 南朝 宋 謝靈運 《答王衛軍問》:“藥驗者疾易痊,理妙者吝可洗。洗吝豈復循環,疾痊安能起滅?則事不侔,居然已辨,但無漏之功,故資世俗之善,善心雖在五品之數,能出三界之外矣?!薄栋儆鹘洝毢D鏡喻》:“禪定道品,無漏諸善,三乘道果,一切都失。” 唐 王維 《能禪師碑》:“得無漏不盡漏,度有為非無為者,其惟我 曹溪禪師 乎!” 趙殿成 箋注:“釋氏謂道心如完器,妙理猶浄水,一切煩惱,破壞道心,迷失妙理,猶如破器,不能停浄水,譏其過失,名之曰漏。即欲漏、有漏、無明漏也。四果永盡,名曰無漏?!?/p>
成語(Idiom):無漏
發音(Pronunciation):wú l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沒有遺漏,沒有疏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沒有遺漏或疏漏的意思。形容做事認真細致,沒有遺漏任何細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贊揚人做事認真細致,沒有遺漏任何細節的情況。也可以用來警示人們在做事時要注意不要有疏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韓非子·五蠹》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去買馬,他認真地檢查了馬的各個部位,連馬嘴里的牙齒也沒有遺漏。這個故事形象地描繪了做事認真細致,沒有遺漏任何細節的情景,從而形成了成語“無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總是無漏地完成任務。
2. 她是一個很細心的人,從不會有任何無漏的錯誤。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無漏”拆解成“無”和“漏”兩個部分來記憶。無表示沒有,漏表示遺漏。通過將兩個部分聯系起來,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細致、認真相關的成語,如“一絲不茍”、“一絲一毫”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寫作業的時候,總是無漏地檢查,確保沒有錯別字。
2. 初中生:考試前,我會認真地復習每一個知識點,不會有任何無漏的遺漏。
3. 高中生:在做實驗時,我們要嚴謹細致,不能有任何無漏的操作。
4. 大學生:在撰寫論文時,要注意無漏地引用他人的觀點,避免抄襲的問題。
5. 成年人:在處理工作文件時,要仔細核對,確保沒有任何無漏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