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
基本解釋
(1).上天;天空。《漢書·揚雄傳下》“不能撠膠葛” 唐 顏師古 注:“膠葛,上清之氣也。” 唐 齊己 《賀雪》詩:“上清凝結(jié)下乾坤,為瑞為祥表致君。”
(2).道家所稱的三清境之一。《云笈七籤》卷三:“其三清境者, 玉清 、 上清 、 太清 是也。亦名三天,其三天者, 清微天 、 禹餘天 、 大赤天 是也…… 靈寶君 治在 上清境 ,即 禹餘天 也。”《警世通言·旌陽宮鐵樹鎮(zhèn)妖》:“ 蘭公 煉丹已成,舉家服之,老者髮白反黑,少者辟穀無飢,遠近聞之,皆知其必飛昇上清也。”
(3).用以指道觀或道長。 唐 白居易 《酬贈李煉師見招》詩:“幾年司諫直 承明 ,今日求真禮上清。” 明 朱權 《荊釵記·薦亡》:“特朝拜上清,仗此名香表志誠,亡妻滯水濱,愿神魂得上升。”
(4). 唐 柳珵 《上清傳》云,丞相 竇參 為政敵所誣,自知將敗,囑其婢 上清 入宮為婢,為之辯白, 上清 后果入宮,向 德宗 辯其誣。見《太平廣記》卷二七五引《異聞集》。后因以“上清”稱婢。《通雅·稱謂》:“婢亦謂之上清。 柳珵 《上清傳》, 溫公 《考異》引之……事雖不可信,然當時稱婢為上清,亦常語也。”
英文翻譯
1.【醫(yī)】supernatant
成語(Idiom):上清
發(fā)音(Pronunciation):shàng qī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清澈明亮,沒有雜質(zhì)的狀態(tài)或場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上清一詞源于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赤壁賦》:“上清大士,雜其酒,以異其俗。”意為清澈明亮之士,與眾不同。上清可以形容水質(zhì)清澈透明,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品質(zhì)高尚純潔,沒有絲毫雜質(zhì)。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上清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水的清澈或人的品質(zhì)純潔高尚。可以用于描述水質(zhì)清澈透明的湖泊、河流,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品德高尚,沒有絲毫瑕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上清一詞最早出自蘇軾的《赤壁賦》。蘇軾在賦中描繪了赤壁之戰(zhàn)的壯麗景象,其中提到了“上清大士”,形容了一個與眾不同、品質(zhì)純潔的人。
成語結(jié)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上清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上”和“清”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湖水真是上清,可以看到底了。
2. 他的品德高尚純潔,可以說是上清之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上清”與清澈透明的水聯(lián)系起來,或者將其與高尚純潔的品德聯(lián)系起來,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清澈透明、高尚純潔相關的成語,如“明亮透徹”、“清廉正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水真清澈,就像上清一樣。
2. 初中生:他的品德高尚純潔,是一個上清之人。
3. 高中生:在這個復雜的社會中,保持內(nèi)心的上清非常重要。
4. 大學生:我們應該努力追求上清的品質(zhì),做一個對社會有正面影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