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泊
成語(Idiom):訪泊(fǎng bó)
發音(Pronunciation):fǎng b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訪問或拜訪他人,尋求庇護或幫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訪泊是由兩個詞語組成的成語。訪,意為訪問、拜訪;泊,意為停泊、停留。合在一起,訪泊的基本含義是指人們到別人家中或地方去訪問、拜訪,并停留一段時間,尋求庇護或幫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訪泊常用于描述人們在外地或陌生環境中尋求幫助、尋求庇護的情景。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因為某種原因離開自己的家鄉或工作地,到別人的地方訪問、拜訪,并停留一段時間。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困難或危險的情況下,尋求他人的幫助或庇護。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訪泊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中。故事講述了戰國時期魏國的安侯魏其武,因為受到了秦國的威脅,不得不離開自己的領地訪問、拜訪其他國家,尋求庇護與幫助。這個故事形象地詮釋了訪泊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訪泊是一個動賓短語,由“訪”和“泊”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尋求更好的發展機會,離開家鄉到大城市訪泊。
2. 這位藝術家經常訪泊各地,尋找靈感和合作機會。
3. 在困難時期,他訪泊了很多朋友,尋求幫助和支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訪泊”拆分為“訪”和“泊”,分別代表訪問和停留。想象一個人到陌生的地方,先去拜訪別人,然后停留一段時間,尋求幫助或庇護的情景,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訪泊相關的成語,如“訪友”、“拜訪”、“尋求庇護”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去了朋友家訪泊,玩了一整個下午。
2. 初中生(13-15歲):為了提高自己的技能,我到外地訪泊了一位著名畫家。
3. 高中生(16-18歲):在面臨困難時,他訪泊了很多企業,希望能找到一份工作。
4. 大學生(19-22歲):為了拓寬自己的視野,他選擇到國外訪泊,學習不同的文化和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