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衒
成語(Idiom):曳衒
發音(Pronunciation):yè xu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行走時搖晃不穩,擺動不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曳衒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用來形容行走時搖晃不穩,擺動不定的狀態。它常常用來形容人的步履不穩定,也可以用來形容其他物體在移動時的不穩定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曳衒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行走時姿態不穩定,步履蹣跚,也可以用來形容其他物體在移動時搖擺不定。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曳衒來形容一個人醉酒后的走路姿態,或者形容一艘船在大風中搖擺不定的情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曳衒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僖公二十一年》。當時,齊國有一個叫公孫曳的人,他步履搖晃不穩,行走時身體總是左右擺動。因此,人們就用他的名字來形容行走時搖晃不穩的狀態,形成了成語“曳衒”。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曳衒由兩個漢字組成,第一個字是“曳”(yè),意思是拖拉,拉著走;第二個字是“衒”(xuàn),意思是行走。兩個字結合在一起,表示行走時搖晃不穩,擺動不定。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醉酒后的他曳衒著回家,走路一會兒向左傾斜,一會兒向右傾斜。
2. 在大風中,小船曳衒著行駛,顯得非常不穩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曳”字聯想為拖拉的動作,而“衒”字聯想為行走的動作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行走時拖著腳步,搖擺不定的形象,這樣就能夠記住“曳衒”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的成語,了解它們的起源和用法。同時,你也可以學習更多關于中國文化和語言的知識,拓寬自己的視野。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生病了,走路的時候曳衒著,看起來很可憐。
2. 初中生:他在籃球場上曳衒著,仿佛沒有力氣了。
3. 高中生:考試前一天熬夜復習,第二天上課的時候曳衒著進教室,頭也不抬一下。